典型文献
倡导中国画意象、意境审美在当今高校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文献摘要:
中国画意象、意境审美,是建立在先秦哲学基础上的重要美学范畴.老子"大象无形""惚兮""怳兮"、《易·系辞》"立象以尽意"和庄子"得意忘言"的命题,为后期中国画"形""象""意""境"的审美树立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体现了道家所建立的宇宙本体论及其以"自然"为核心的哲学美学体系,而自然万物的"形"和"象",同样涵盖了"道"的"无为"品德.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形而上"意""象""境"的审美超越,都在先秦哲学思想中得到先导、先验及审美树立,为后期魏晋南北朝中国画的美学树立和发展孕育了实质性内涵.因此中国画在"图画天地"形态的同时,进一步追求"意象""意境"的审美超越成为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也即是中国画表现自然、歌颂自然,体现艺术家思想情怀的重要表达,充分彰显了中国画审美创造的哲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文献关键词:
意象;意境;中国画;哲学审美;美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兴旺
作者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兴旺-.倡导中国画意象、意境审美在当今高校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2(01):200-205
A类:
哲学审美
B类:
画意,意境审美,高校教学,价值和意义,先秦哲学,哲学基础,美学范畴,老子,大象无形,系辞,立象以尽意,庄子,得意忘言,美学基础,道家,宇宙本体,本体论,无为,品德,中国画创作,创作过程,艺术家,形而上,审美超越,哲学思想,先验,魏晋南北朝,图画,艺术创造,最高境界,即是,中国画表现,歌颂,充分彰显,中国画审美,审美创造,哲学内涵,美学价值,美学教育
AB值:
0.3905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