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选穴规律
文献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0年10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22.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腧穴选用规律.结果 共纳入123篇文献,涉及123个针灸处方、75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710次.关元、中极使用频次最高,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关元-中极,相关性较高的组穴为八髎.结论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近结合取穴和俞募配穴.
文献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针灸;数据挖掘;选穴规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鹏;付渊博;杨友信;张玉琢;孙敬青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鹏;付渊博;杨友信;张玉琢;孙敬青-.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选穴规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02):10-14
A类:
B类:
数据挖掘技术,技术探究,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选穴规律,医学文献,文献服务,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期刊,VIP,Cochrane,Library,建库,针灸处方,SPSS22,Modeler,腧穴,关元,使用频次,八髎,局部取穴,远近,合取,俞募配穴
AB值:
0.256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