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宫颈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先决条件,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极大提高了宫颈癌发病风险.HPV感染后,其DNA整合至宿主细胞DNA中,整合过程会导致许多病毒编码的早期和晚期基因缺失,进一步导致宿主细胞周期失控,从而导致宫颈病变发生.同时,HPV通过多种途径使宫颈免疫微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机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免疫逃逸发生,促进疾病进展.这期间,不仅经历了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参与的固有免疫过程,还经历了以T细胞为主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上述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协同,共同在宫颈癌免疫逃逸及肿瘤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明确HPV感染、免疫细胞、免疫因子与免疫逃逸的关系,将为宫颈癌治疗提供方向.
文献关键词:
宫颈肿瘤;乳头状瘤病毒科;巨噬细胞;杀伤细胞;天然;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
作者姓名:
王佳森;张妍;付晓雪;陈芳
作者机构:
261000 山东省潍坊医学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
引用格式:
[1]王佳森;张妍;付晓雪;陈芳-.宫颈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2(02):207-211
A类:
宫颈免疫
B类:
宫颈癌,免疫学,居妇,妇科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PV,先决条件,高危型,持续性感染,发病风险,宿主,主细胞,多病,基因缺失,细胞周期,失控,宫颈病变,免疫微环境,局部免疫,免疫逃逸,疾病进展,这期,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应答,免疫细胞,肿瘤免疫,免疫因子,宫颈肿瘤,乳头状瘤病毒科
AB值:
0.3114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