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成的主体间性:双向预测与意义建构
文献摘要:
生成的主体间性理论强调社会交互过程的具身性本质,主张主体通过特定情境中第二人称式的交互过程达成了对他者的理解.就研究现状而言,生成的主体间性理论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主体间精细而复杂的交互如何可能?其背后的认知机制是什么?无意义的感官输入如何构成主体对他者有意义的理解?从神经认知科学的视角看,主体间的理解与合作以大脑的预测加工机制为生物学基础;然而从更广阔的实践层面看,主体间性的达成始终蕴含在主体"做事"和"处事"两个维度中.这种基于"事"的主体间性理解将我们的视域从较低层级的神经生物层面带入更宽广、更高层级的人类合作层面.
文献关键词:
主体间性;生成;"事";自我与他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静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静-.生成的主体间性:双向预测与意义建构)[J].哲学分析,2022(04):111-122
A类:
神经认知科学
B类:
双向预测,意义建构,主体间性理论,社会交互,具身性,性本,特定情境,第二人称,理论问题,而复,认知机制,无意义,学的视角,预测加工,加工机,生物学基础,做事,处事,低层,面带,带入,宽广,自我与他者
AB值:
0.3605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