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的视角
文献摘要:
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解方法,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1978-1990年快速下降,1990-2003年上升,2003-2019年又再次下降,2013年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东西差距自2003年来持续下降,但到2019年东西差距对总体区域差距的贡献仍达46%;南方早在1993年就已实现对北方发展水平的超越,2008年以来南北差距再次快速扩大,但目前南北差距在总体差距中的贡献依然不超过10%.因此,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主要体现为东中西部差距的结构特征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成分分解的结果显示,从产业角度看,北方工业的相对落后是2008年以来南北差距飞速扩大的主要原因;从收入角度看,南北差距扩大主要体现在南方在劳动者收入和企业盈利上的相对领先;从支出角度看,南方在居民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上长期具有优势,2003-2013年北方过度依赖高投资、高积累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在2013年后无法持续,进一步推动了南北差距扩大.
文献关键词: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加权变异系数二维分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学良;续继;宋炳妮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毕马威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学良;续继;宋炳妮-.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动态、表现和成因——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22(02):152-167
A类:
加权变异系数二维分解
B类:
中国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历史动态,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分解方法,快速下降,最低水平,区域差距,前南,区域发展差距,东中西部,成分分解,北方工业,企业盈利,居民消费支出,货物,出上,一发
AB值:
0.20878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