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动态亚胺键的生物基自修复可回收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
文献摘要:
文中采用糠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呋喃二胺,与香草醛发生曼尼希反应,得到含有动态亚胺键的席夫碱,将其作为扩链剂与聚氨酯预聚体混合后,最终获得了一种兼具自修复和可回收性的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分子设计,调节软硬段比例来控制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通过核磁和红外证明了席夫碱的形成,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共振显微镜和万能拉力试验机系统研究了可逆亚胺键的引入对弹性体自修复和可回收性能的影响.当硬段、软段和扩链剂摩尔比为3:1:2时,弹性体在80℃加热2 h,自修复效率可达97.5%.同时,动态亚胺键的存在使得材料在室温条件即可实现再次回收.结果表明,上述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自修复及可回收性能,生物基席夫碱在绿色复合材料的修复再利用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文献关键词:
自修复;可回收;聚氨酯;亚胺键;生物基
作者姓名:
潘政;赵琦;薛逸娇;薄采颖;张猛;周永红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7
引用格式:
[1]潘政;赵琦;薛逸娇;薄采颖;张猛;周永红-.基于动态亚胺键的生物基自修复可回收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2(12):11-18
A类:
B类:
亚胺键,生物基,制备及性能,糠胺,起始原料,呋喃,二胺,香草醛,曼尼希反应,席夫碱,扩链剂,预聚体,可回收性,聚氨酯弹性体,分子设计,软硬段比例,自修复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万能,拉力试验,试验机,机系统,摩尔比,修复效率,修复再利用
AB值:
0.263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