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致病力松材线虫对红松早期防御酶活性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株系松材线虫对红松致病力的差异,探究感病红松早期防御酶活性变化与致病力之间的关系,为红松松材线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4年生红松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接种辽宁清原株系(QH-1)、江苏南京株系(NM-1)与重庆株系(CM-1)松材线虫,每株接种2000条,并在接种1~7天分别对幼苗进行叶片取样,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过氧化物酶(POD).在完成早期防御酶活性统计后,持续对接种红松幼苗进行病害(针叶变色、嫩枝变化)观察,分析各株系松材线虫致病力差异.[结果]QH-1、NM-1和CM-1接种红松幼苗后,上述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且接种QH-1处理组防御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其他线虫处理组.致病力统计结果表明,QH-1、NM-1与CM-1对红松均有致病力,其中QH-1致病力最强,NM-1与CM-1无明显差异.防御酶活性变化幅度与致病力统计结果表明,强致病力松材线虫导致红松幼苗防御酶活性变化幅度最大.[结论]4年生红松接种不同致病力松材线虫后,发病早期防御酶活性变化存在差异,且强致病力松材线虫株系导致接种红松防御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弱致病力松材线虫株系.
文献关键词:
松材线虫;红松;防御酶;致病力
作者姓名:
曹业凡;王曦茁;汪来发;汪祥;徐明;苏胜荣;郭伟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1153;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黄山 245041;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 长春 1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业凡;王曦茁;汪来发;汪祥;徐明;苏胜荣;郭伟-.不同致病力松材线虫对红松早期防御酶活性影响)[J].林业科学,2022(08):10-17
A类:
B类:
防御酶活性,株系,活性变化,松松,松材线虫病,红松幼苗,人工接种,清原,QH,江苏南京,NM,CM,每株,天分,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OD,针叶,叶变色,嫩枝,有致,强致病力
AB值:
0.140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