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东长岛凤头蜂鹰的种群动态及秋季迁徙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山东长岛猛禽的群落结构,揭示凤头蜂鹰的种群动态、秋季迁徙时序、迁徙路线和中途停歇地,促进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方法]于1987—2019年秋季,在山东省长岛县大黑山岛的固定网场开展环志,获得猛禽数量的监测数据.于2019年10月对2只凤头蜂鹰佩戴了卫星跟踪器,系统采集其秋季迁徙信息.使用SPSS 22.0分析猛禽的群落结构和凤头蜂鹰的种群动态趋势.使用ArcView GIS 3.3和Google Earth对卫星跟踪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87—2019年在长岛共环志猛禽29种78039只,群落中鹰形目、鸮形目和隼形目的数量分别占60.74%、38.59%和0.66%,其中红角鸮、松雀鹰和雀鹰为绝对优势种,分别占总数的32.54%、29.48%和23.19%.凤头蜂鹰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指数在33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4.1%.其秋季迁徙途经长岛的时间主要为9—10月中旬,迁徙高峰期为9月19日—10月2日.卫星跟踪显示,1只雌性成鸟和1只雄性亚成鸟秋季迁徙离开长岛后,均向西南方向跨越中国,分别于11月18日和12月7日到达马来西亚和越南越冬.成鸟的平均及最大瞬时飞行速度分别为44.6±17.5和88.7 km·h-1,均高于亚成鸟的40.4±18.4和81.7 km·h-1.[结论]凤头蜂鹰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处于增长状态,其秋季迁徙可能采用差别迁徙策略,雌性成鸟比雄性亚成鸟中途停歇时间短,迁徙进程较快,迁徙路线更长,到达越冬地更早,越冬地纬度更低.这种时空隔离机制可以减少凤头蜂鹰在中途停歇地或越冬地对资源的种内竞争.对比日本种群的迁徙路线可以推测凤头蜂鹰不同地理种群可能采用链状迁徙策略,即高纬度越冬种群迁往高纬度进行繁殖,意味着其繁殖地质量可能随纬度呈梯度变化.
文献关键词:
猛禽;凤头蜂鹰;秋季迁徙;种群动态;长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国祥;谢茂文;陈雅楠;陈丽霞;王毅花;刘冬平
作者机构:
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烟台 2658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国祥;谢茂文;陈雅楠;陈丽霞;王毅花;刘冬平-.山东长岛凤头蜂鹰的种群动态及秋季迁徙)[J].林业科学,2022(04):119-127
A类:
秋季迁徙,ArcView,迁徙策略
B类:
凤头蜂鹰,种群动态,猛禽,群落结构,中途,保护和管理,省长,长岛县,大黑,黑山,山岛,环志,佩戴,卫星跟踪,跟踪器,动态趋势,Google,Earth,鸮形目,红角,雀鹰,绝对优势,优势种,优势度,途经,中旬,高峰期,雌性,向西南方,越中,马来西亚,越南,南越,飞行速度,停歇时间,越冬地,更早,种内竞争,本种,地理种群,链状,高纬度,冬种,迁往,繁殖地,地质量,梯度变化
AB值:
0.28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