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干预机制,防范化解个人极端风险
文献摘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各地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推动多部门协调联动,构建心理干预疏导常态化工作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统筹整合基层治理资源,从源头上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调研组认为,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共享、推进社会共治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具体实践,应更加突出"社会心理"对"社会治理"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明确政府主体责任,细化各部门相关职责,加强统筹协作力度;完善极端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理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心理服务人才队伍,规范心理服务行为,建立公益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重视重点人员疏导帮扶.
文献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个人极端事件风险;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平安中国
作者姓名: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作者机构: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北京100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建立健全经常性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干预机制,防范化解个人极端风险)[J].中国发展,2022(01):1-7
A类:
个人极端事件风险
B类:
经常性,疏导,干预机制,防范化解,极端风险,社会治理现代化,多部门,协调联动,心理干预,健全社会,统筹整合,基层治理,治理资源,头上,风险隐患,调研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共享,社会共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治理体系,治理体系现代化,健康优先,优先发展,卫生健康,政府主体,主体责任,协作力,事件监测,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处理机制,科研成果转化,育心,公益性,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科普,科普宣传,视重,平安中国
AB值:
0.296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