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就业质量协调发展:评价指数与实证分析
文献摘要:
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目标,以协调发展理念科学评价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形势研判是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前提.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层次性的就业质量协调发展指标分析算法,更充分结合了专家知识与数据本身的客观信息,具体包括就业质量指数、数量指数、质量综合指数、质量协调度指数以及质量协调发展指数.在指标构建的前提下,利用我国省级层面数据计算得出2014-2019年我国各省就业指数得分及排名.研究表明:第一,建立的层次性分析算法可以优化指标的计算;第二,文章建立的指数可以对我国省级层面就业情况做出更全面的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就业数量区域差异大,就业质量水平整体偏低,各地区的就业质量下级指标存在一定不协调;第三,对于就业质量,就业环境和劳动报酬指标最为重要,其中就业环境的地区异质性总体减小,劳动报酬的地区异质性扩大;第四,地区就业质量综合水平与协调度存在不平衡问题,就业质量综合水平高的地区,其协调度不一定高.利用本文建立的就业质量协调发展指数可以更加全面地测度我国就业健康发展情况,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关键词:
就业质量;协调发展;指数构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抗私;韩佳乐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抗私;韩佳乐-.就业质量协调发展:评价指数与实证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22(05):49-66
A类:
B类:
就业质量,评价指数,协调发展理念,科学评价,就业问题,就业形势,形势研判,劳动力市场,信息熵,层次性,发展指标,指标分析,专家知识,综合指数,协调度,协调发展指数,指标构建,省级层面,数据计算,优化指标,就业情况,就业数量,区域差异,质量水平,下级,就业环境,劳动报酬,地区异质性,综合水平,不平衡问题,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目标,决策依据,指数构建
AB值:
0.349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