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异质性影响
文献摘要:
针对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有效提高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幸福感的问题,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第二期)2011-2018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以省级互联网普及率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效果大于城镇居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间接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地区发展差异、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其中发挥着异质性作用.因此,需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利用效率;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和服务,运用互联网平台带动创业、增加就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居民金融知识、金融素养的培训,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提升效应;进一步创新和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城乡居民收入;普惠金融;数字基础设施;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才云;邓阳
作者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才云;邓阳-.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异质性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45-56
A类:
B类:
城乡居民收入,异质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第二期,省市区,互联网普及率,工具变量,农村居民收入,提升效果,于城镇,城镇居民,促进就业,地区发展差异,城镇化发展,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导数,互联网平台,金融知识,金融素养,提升效应,金融监管,监管体制,金融法律,法律法规体系
AB值:
0.1842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