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术前扮演护士角色在行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扮演护士角色对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术后躁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82例患儿作为试验组,在术前常规宣教的基础上,每2例患儿为1组进行护士角色扮演,提前模拟术后固定患儿术侧下肢并按压伤口的过程.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7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术后躁动评分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躁动评分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20.326,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离苏醒室时﹑术后1 h﹑术后2 h时,试验组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h两组患儿的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口渗血﹑血肿﹑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间隔缺损患儿在术前扮演护士角色,可有效减轻患儿的躁动.
文献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介入性;室间隔缺损;儿童;住院;手术后并发症;角色扮演
作者姓名:
陈梅;陈春梅;蒋琴
作者机构:
210019 南京市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梅;陈春梅;蒋琴-.术前扮演护士角色在行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2(05):453-455
A类:
B类:
护士角色,介入治疗,治疗室,介入术后,术后躁动,血管并发症,便利抽样,抽样方法,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角色扮演,按压,伤口,术前宣教,躁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交互效应,苏醒室,渗血,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放射摄影术,介入性,手术后并发症
AB值:
0.2399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