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工业化混凝土框架SPC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文献摘要:
研究新型工业化型钢连接混凝土框架节点(SPC节点)的抗震性能,并比较其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的性能差异.基于梁截面抗弯承载力相等原则之上,提出了SPC节点设计方法,目的在于不降低梁端抗弯承载力的前提上,实现梁端塑性铰转移至H型钢段的削弱截面RBS处.试验采用位移加载制度,分别对SPC节点和对应现浇节点进行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重点比较两种节点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关键部位的应变.结果表明:SPC节点的裂缝分布与现浇节点相近,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得到了有效控制;SPC节点的屈服荷载略高于现浇节点,而极限荷载和延性系数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SPC节点的强度和刚度退化相比现浇节点程度更小,力学性能更为稳定;SPC节点比现浇节点滞回曲线更为饱满,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尤其强震耗能优势明显;SPC节点有效实现了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表明提出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合理有效.由试验结果可知,SPC节点与传统现浇节点相比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且节点变形和损伤主要集中于型钢截面部分,便于震后快速修复与加固.
文献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梁柱节点;钢—混凝土混合梁;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华;翁大根;张瑞甫;葛庆子;王庆华
作者机构:
南通职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华;翁大根;张瑞甫;葛庆子;王庆华-.工业化混凝土框架SPC节点抗震性能试验)[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2(04):64-75
A类:
B类:
SPC,节点抗震性能,性能试验,新型工业化,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节点,性能差异,梁截面,抗弯承载力,相等,节点设计,不降,提上,塑性铰转移,移至,钢段,削弱截面,RBS,位移加载,低周往复拟静力试验,破坏特征,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关键部位,裂缝分布,最大裂缝宽度,屈服荷载,略高于,极限荷载,延性系数,强度和刚度,刚度退化,滞回曲线,饱满,强震,破坏机制,构造措施,震后,建筑工业化,梁柱节点,混合梁
AB值:
0.3539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