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的理论研究
文献摘要:
跨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表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舞蹈艺术因其身体语言表达的特性,人类相似的生命经验和情感结构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逻辑前提.中国舞蹈走出去,首先考虑的是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成为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共识和实践策略.通过对他国身体经验的学习、身体文化的借鉴,中国舞蹈的创作迎来新的突破、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而他国对中国舞蹈的了解和学习亦在于对身体经验扩充的相似性需求.从身体语言的关联性、社会性和互动性,可以看出特殊的身体语言是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以舞蹈身体语言的方式穿梭于不同文化的样态之中,一是切身感知他国文化,建立对话的基础;二是在这个过程中清楚地认识自己,确证自己,即身份的建构与认同.中国舞蹈的跨文化交流聚焦于身体动作表达的非文字语言特性,重视人类识别艺术符号的感性智慧,在自我与他国的平等互视与交流中,走向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与 自信传播.
文献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舞蹈身体语言;感性智慧;互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颃;贾怡彤
作者机构:
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颃;贾怡彤-.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的理论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22(04):79-87
A类:
感性智慧
B类:
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当代人,文明发展,时代表征,共同体建设,舞蹈艺术,语言表达,情感结构,逻辑前提,先考,舞蹈文化,越是,实践策略,身体经验,身体文化,性需求,互动性,舞蹈身体语言,穿梭,不同文化,切身,楚地,认识自己,确证,建构与认同,身体动作,文字语言,语言特性,艺术符号,文化身份,自我认同,互为主体
AB值:
0.2827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