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0 kV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及雷电流波形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引雷至配电线路雷电流波形特征,开展了国内首次10 kV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成功触发26次闪电,其中包含回击闪电20次,总回击数120次,每次闪电平均包含6次回击,一次雷击过程回击次数最多高达13次.一次典型雷电流波形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IS)、回击(RS)和M分量.IS的平均电流、转移电荷、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56.2 A、15.0 C、267.1 ms;RS的峰值电流、10% ~90%上升时间、1 ms转移电荷、回击间隔时间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16.4 kA、0.6μs、1.1 C、41.9 ms;M分量的峰值电流、10% ~90%上升时间、转移电荷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0.4 kA、119.8μs、0.08 C.IS转移的电荷远大于单个RS转移的电荷,甚至大于IS后续所有回击转移电荷之和.每次回击平均包含1.5个M分量,一次闪电事件中M分量转移的电荷约为回击转移电荷的11%.雷电流波形数据对电力系统尤其是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设计有帮助.
文献关键词:
火箭引雷;雷电流;初始阶段;回击;M分量;配电线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力;胡强;徐志凌;汪进锋;王建国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力;胡强;徐志凌;汪进锋;王建国-.10 kV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及雷电流波形特征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22(11):104-113
A类:
火箭引雷
B类:
kV,配电线路,雷电流,电流波形,波形特征,闪电,回击,电平,雷击,数最多,初始阶段,IS,RS,平均电流,电荷,几何平均,ms,峰值电流,上升时间,间隔时间,kA,远大于,形数,电力系统,配电系统,雷电防护,防护设计
AB值:
0.2251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