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弧形态对雷电流光辐射强度观测的影响
文献摘要:
光学手段进行雷电流电弧光辐射强度探测过程中,光强波形往往会出现畸变.利用高压实验室内冲击电流发生器模拟产生回击和连续电流两种雷电流分量,分别流过石墨电极构成的空气间隙,探究了不同电极形状和不同电极烧蚀程度下的电弧形态差异,使用通道光强探测系统同步观测电弧通道对应光辐射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平面电极相较于曲面电极更容易产生扭曲的电弧,电极表面烧蚀也会扩大电弧通道的扭曲程度,这种形态的扭曲导致了光辐射强度波形产生畸变,具体表现为模拟回击电流光强波形中出现"驼峰"和幅值波动,以及模拟连续电流对应光强波形在平坦期向下凹陷.本文对雷电流光辐射强度观测的畸变波形成因进行了阐释,为提高光学测量手段精确性、进一步掌握雷电流发展过程和相关参数提供了依据.
文献关键词:
雷电流;光辐射强度;电弧形态;驼峰;烧蚀;畸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蜜;赵伟翰;秦锋;王建国;范雅蓓;蔡力;樊亚东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24;强电磁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蜜;赵伟翰;秦锋;王建国;范雅蓓;蔡力;樊亚东-.电弧形态对雷电流光辐射强度观测的影响)[J].电机与控制学报,2022(07):81-87
A类:
B类:
电弧形态,雷电流,流光,光辐射强度,弧光,强度探测,畸变,高压实验,实验室内,冲击电流发生器,连续电流,流过,石墨电极,空气间隙,电极烧蚀,形态差异,道光,光强探测,探测系统,系统同步,同步观测,电弧通道,回击电流,驼峰,平坦,凹陷,光学测量,精确性
AB值:
0.283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