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日本文化中对"侘"理念的认同及演变
文献摘要:
汉字既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也是中日两国间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工具.在汉语中,"侘傺"作为一个复合词使用,初见于《楚辞》,本意为"怅然住立"."侘傺"传到日本后,在古文书中保留了汉语本意及复合词形态,但在《万叶集》《古今和歌集》等文献中却被拆分缩减为一个"侘"字来使用,并逐渐被赋予了积极含义.自16世纪以来至今,"侘"一直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美意识、人生价值观、尤其是作为日本茶道精神理念而广为人知.
文献关键词:
日本文化;汉字;侘;认同;演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建立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北京 10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建立-.日本文化中对"侘"理念的认同及演变)[J].日本问题研究,2022(02):30-36
A类:
B类:
日本文化,汉字,主要载体,两国间,建构文化,复合词,初见,楚辞,本意,意为,怅然,传到,古文,文书,词形,万叶集,和歌,歌集,拆分,减为,美意,人生价值观,日本茶道,茶道精神,广为人知
AB值:
0.5242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