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梅雨雨带移动对1961-2020年江苏省极端降水的影响
文献摘要:
极端降水的气候态特征及其演变对于城市内涝防控、水环境污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意义重大.利用江苏省6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K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强降水和极强降水的气候态特征和年代际变化,以及梅雨雨带移动对江苏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江地区强降水和极强降水的雨量最大.强降水和极强降水分别贡献了全年34.5%和11.9%的降水量,1/3的极端降水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极端降水雨量、雨日和雨强呈增加趋势,但只有长江流域通过显著性检验.极端降水的雨强年代际波动较小,雨量年代际波动较大;年代际波动性与其平均态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梅雨雨带的南北移动对极端降水产生明显影响,江苏省内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年降水异常度和强降水距平百分率对应关系较好,在降水异常偏多年份发生极端降水的概率较高.江苏省内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近60年的强降水多次出现增加、减少的变化.2010年以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增多,雨量和雨日上升趋势显著,开始时间明显提前,结束时间推后,持续时间增长.
文献关键词:
极端降水;梅雨雨带;气候态特征;强降水;极强降水;江苏省
作者姓名:
陈燕;陈兵;孙佳丽;王国庆
作者机构:
江苏省气候中心,江苏南京21001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8
引用格式:
[1]陈燕;陈兵;孙佳丽;王国庆-.梅雨雨带移动对1961-2020年江苏省极端降水的影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2(05):27-35
A类:
B类:
梅雨雨带,极端降水,气候态特征,城市内涝,内涝防控,水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小波分析,极强降水,年代际变化,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江苏省沿江地区,雨量,降水量,下旬,中旬,雨日,雨强,显著性检验,波动性,平均态,南北移动,对极,降水异常,异常度,降水距平百分率,多次出,开始时间,推后
AB值:
0.2278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