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6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6 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提取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结果,并根据性别、年龄和月份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总IgE检测值和sIgE阳性率.结果 7919例患者总IgE检测值为92.4(34.8,241.0)kU/Lo 5495例患者利用ImmunoCAP系统对34种sIgE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54.23%,按高低排序依次为刺柏(43.78%)、猫皮屑(38.76%)、鸡蛋白(33.38%)、葎草(32.03%)和蒿(31.82%).10 867例患者利用EURO系统对20种sIgE进行检测,总阳性率为35.79%,按高低排序依次为艾蒿(15.86%)、尘螨组合(10.17%)、猫毛(8.32%)、屋尘(4.71%)和树组合(4.04%).根据性别进行分组,两种检测系统男性患者过敏原阳性率都更高.根据年龄进行分组,鸡蛋白和牛奶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在10~19岁之前逐渐升高,之后逐渐减低.根据月份进行分组,夏秋季艾蒿、树组合、矮豚草、苍耳、藜(鹅毛草)、葎草、梯牧草和杂草类混合是过敏性疾病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结论 男性患者过敏原阳性率更高.鸡蛋白和牛奶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在10~19岁最高.夏秋季过敏性疾病高发主要是由于吸入性过敏原.
文献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
作者姓名:
占少华;杨楠;苑腾;周剑锁;崔丽艳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检验科,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输血科,北京100191
引用格式:
[1]占少华;杨楠;苑腾;周剑锁;崔丽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636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2(06):1013-1022
A类:
EURO
B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预防和治疗,sIgE,检测值,kU,Lo,ImmunoCAP,刺柏,皮屑,鸡蛋白,葎草,艾蒿,尘螨,屋尘,过敏原阳性率,和牛,牛奶,吸入性过敏原,减低,夏秋季,豚草,苍耳,鹅毛,毛草,梯牧草,杂草,草类
AB值:
0.224416
相似文献
社区及区县妇幼保健院过敏性疾病防治重庆共识
黎军;李芳;刘书楠;周维康;杨军;杨鑫怡;谭知遇;黄敏;黄浩然;张天燕;余进;胡兵;刘婷婷;舒群;黄陈;单葵;淦梦丽;王念蓉;何春燕;刘晓蓉;罗晓燕;张萱;蔡涛;王茜;宋志强;王儒鹏;雷霞;罗佳美;刘月阳;曾丹;曾小丽;李双;周薇;田静;黄云霞;朱叶庆-重庆市沙坪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400038;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400010;重庆市人民医院 400014;重庆市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 400030;重庆国科敏盾门诊部 400050;重庆市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防治基层网点建设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36;重庆市沙坪坝区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30;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30;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1331;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15;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013;重庆市中医院 40001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40001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00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00010;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 400037;重庆市过敏性疾病防治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37;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42;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400030;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40800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