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上颌第一磨牙位点在CBCT中的解剖学表现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CBCT分析上颌第一磨牙(M1)位点的相关骨解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48例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对上颌窦外侧壁厚度(LWT)、上颌窦宽度(SW)、角度A、鼻腭凹角(PNR)、鼻腭凹角至牙槽嵴顶平面的垂直距离(DPA)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窦底垂直向上5 mm、10 mm处对应的LWT、SW分别记作LWT-5、LWT-10、SW-5、SW-10.结果:LWT-5、LWT-10分别为(1.99±1.07)mm、(2.32±1.60)mm.SW-5、SW-10分别为(14.56±2.83)mm、(19.81±3.91)mm.角度A<30°、30°~60°、>60°者分别为0.18%、13.14%、86.68%.PNR<90°、≥90°者分别为9.85%、90.15%.DPA<15 mm且PNR<90°者占5.66%.男性LWT-5、SW-5、SW-10大于女性(P<0.05).正常组LWT-5、SW-5、DPA大于缺牙组(P<0.05).各年龄组间SW-5差异显著(P<0.05).外侧璧骨性血管检出者LWT-5、LWT-10大于未检出者(P<0.001),外侧璧骨性血管检出者SW-10小于未检出者(P<0.001).结论:LWT、SW、角度A、PNR及DPA可能对实施上颌窦底提升术提出挑战,应仔细评估这些解剖结构.
文献关键词:
CBCT;上颌窦外侧壁;骨厚度;上颌窦宽度;角度A;鼻腭凹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东;孟令娇;赵兵;陈志方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口腔颌面外科 安徽 合肥 230000;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牙体牙髓科 安徽 合肥 230000;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放射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东;孟令娇;赵兵;陈志方-.上颌第一磨牙位点在CBCT中的解剖学表现)[J].口腔医学研究,2022(08):784-788
A类:
上颌窦外侧壁,鼻腭凹角,腭凹
B类:
上颌第一磨牙,牙位,CBCT,解剖学,M1,解剖特点,回顾分析,影像资料,壁厚,LWT,上颌窦宽度,SW,PNR,牙槽嵴顶,垂直距离,DPA,垂直向,别记,记作,缺牙,各年,年龄组,未检,上颌窦底提升术,解剖结构,骨厚度
AB值:
0.20805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