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基于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大学生人群经历疫情冲击及疫情防控隔离措施后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问卷星平台,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对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大学生人群进行滚雪球抽样和方便抽样,采用社会领悟支持评定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抑郁一焦虑一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和事件影响量表(IES-6)调查参与者的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情况与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记录其人口学特征和本次疫情相关经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和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3641份有效大学生调查问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总计535名(14.69%)出现负性情绪(含抑郁、焦虑、压力等症状),402名(11.04%)出现抑郁症状,381名(10.49%)出现焦虑症状,171名(4.90%)出现压力症状;1245名(34.19%)出现PTSD.自我报告负性情绪及PTSD发生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抑郁症状的发生,男大学生是女大学生的0.755倍(P=0.037);对于抑郁、压力症状的发生,医学类专业学生是文史类专业学生的1.497、1.494倍(P=0.003;P=0.045);家庭支持是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和PTSD的保护因素(AOR=0.918,P<0.001;AOR=0.913,P<0.001;AOR=0.899,P<0.001;AOR=0.971,P =0.021).结论 大学生人群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敏感,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尤其多见于女性.建议信息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呼吁社会与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人群原生家庭的关注与关心;政府配套精神卫生服务协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培养塑造乐观性格,培育健康身心,降低人群负性情绪与PTSD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负性情绪;创伤后应激障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浩;司明玉;苏小游;黄依漫;肖伟军;王文军;顾晓芬;马莉;李静;张韶凯;任泽舫;乔友林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北京100730;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山东济宁272067;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乌鲁木齐830011;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成都61004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郑州450008;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广州51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浩;司明玉;苏小游;黄依漫;肖伟军;王文军;顾晓芬;马莉;李静;张韶凯;任泽舫;乔友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基于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2(01):30-39
A类:
B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初期,中国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调查,相关因素分析,横断面调查,疫情暴发,学生人群,群经,疫情冲击,防控隔离,隔离措施,心理特征,问卷星,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华,华东,华南,华中,滚雪球抽样,方便抽样,社会领悟支持,评定量表,PSSS,简易应对,应对方式,SCSQ,精简版,DASS,事件影响量表,IES,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人口学特征,回归法,共收,大学生调查,总计,负性情绪,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自我报告,告负,发生风险,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医学类专业,文史类,家庭支持,保护因素,AOR,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前,多见于,建议信,正面宣传,宣传引导,呼吁,原生家庭,精神卫生服务,大学生群体,培养塑造
AB值:
0.3401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