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力效应下的亚高山草甸土溜滑破坏试验
文献摘要:
应用野外调查结果建立室内物理模型,模拟亚高山草甸土在降雨条件下的浅层溜滑破坏过程,研究水力效应下的亚高山草甸土溜滑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当水头高度调整到4 cm时,42 s后坡脚孔隙水压力达到峰值0.372 kPa,此时坡脚土压力也达到峰值4.63 kPa,试验土体开始发生溜滑破坏;当水头高度调整到临界高度时,不断增加的动水压力是导致亚高山草甸土溜滑破坏的主因.通过揭示水力效应下的溜滑破坏机理,可为建立亚高山草甸土溜滑破坏的稳定性预测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土;溜滑破坏;水力效应;临时饱和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远东;郭健;易鹏飞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远东;郭健;易鹏飞-.水力效应下的亚高山草甸土溜滑破坏试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02):1-4,59
A类:
水力效应,溜滑,溜滑破坏,临时饱和带
B类:
亚高山草甸土,破坏试验,野外调查,物理模型,降雨条件,破坏过程,破坏机理,水头高度,高度调整,整到,坡脚,孔隙水压力,力达,kPa,土压力,土体,始发,临界高度,动水压力,主因,稳定性预测
AB值:
0.132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