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滨海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现状及推动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建议
文献摘要:
市场机制是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碳市场中蓝碳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和项目开发的现状,并就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推进蓝碳碳汇项目开发和市场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都已开发了蓝碳碳汇项目或可用于蓝碳碳汇项目的方法学,并开发了多个CDM、VCS和Plan Vivo Standard认证的红树林碳汇项目.我国已成功开发并交易了首个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并且将继续推动蓝碳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但我国在碳汇项目开发上存在项目规模小、证明项目额外性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蓝碳资源管理机构作为碳减排量所有者和交易主体自主支配碳汇收益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此,建议可通过加强营造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或购买项目生产的效益,拓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资金渠道等措施,推进我国蓝碳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文献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红树林;蓝碳;碳市场;方法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光程;王静;许方宏;杨袁筱月;范敏;黄山枫;王振阳;杨彪;聂曦;陈顺洋;张晶;陈彬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西 北海536015;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北京100012;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 湛江524088;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系,哥本哈根1353;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北京100600;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120;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10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光程;王静;许方宏;杨袁筱月;范敏;黄山枫;王振阳;杨彪;聂曦;陈顺洋;张晶;陈彬-.滨海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现状及推动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建议)[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02):177-184
A类:
海洋环境科学
B类:
滨海蓝碳,碳汇项目,项目开发,开发现状,市场机制,蓝碳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价值,应对气候变化,碳市场,发面,市场发展,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Verified,Carbon,Standard,VCS,方法学,Plan,Vivo,红树林,湛江,造林,交易市场,发上,额外性,管理机构,碳减排量,所有者,交易主体,碳汇收益,受到限制,不利因素,加强营,良好环境,引导作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社会资金,生态系统保护,资金渠道,碳汇交易
AB值:
0.31038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