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兴安岭阔叶次生林内红松与常见阔叶树种地下资源生态位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小兴安岭地区阔叶次生林内红松与常见阔叶树种的地下资源生态位分离与重叠,以期为恢复次生林合理选择树种及东北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对次生林内红松与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和紫椴等阔叶树种的地下营养空间生态位、吸收土壤水分的季节生态位和数量生态位、吸收土壤养分的季节生态位和数量生态位以及吸收养分形态生态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红松与阔叶树种在地下营养空间生态位、吸收土壤水分的季节生态位、吸收土壤养分的季节生态位和数量生态位、吸收土壤养分形态生态位等均存在分离.具体表现为:(1)阔叶树种吸收根主要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0~20 cm),为"浅根性"特征;而红松则相反,其吸收根分布比率在表土较低,在下层土壤空间(30~60 cm)明显较高,相对为"深根性"趋势.(2)阔叶树种吸收土壤水分一般从5月中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而红松从4月初开始至10月下旬仍有蒸腾.(3)阔叶树种吸收氮养分大约在5月上旬至9月下旬,吸收期较短,夏季养分吸收高峰较陡且峰期明显;而受阔叶树种庇荫的红松在4-10月的整个生长季中一直较平缓地吸收氮养分,夏季养分吸收高峰较缓且峰期不明显.(4)阔叶树种对N养分的消耗量较大且利用效率较低,属于高耗低效型;而红松对N养分的消耗量则相对较小,利用效率较阔叶树种高10.7%~36.8%,属于低耗高效型.(5)在对N养分化学形态的偏向选择性方面,红松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较低;而阔叶树种的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其中,白桦、山杨和蒙古栎约是红松的6.0~6.5倍,水曲柳和紫椴约是红松的2.6倍和2.7倍.(6)红松与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的地下资源生态位重叠较小,分别为0.502、0.426、0.628、0.374,而紫椴与红松的地下资源生态位重叠高达0.903.[结论]从地下资源生态位看,红松与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紫椴均为优化混交组合,且红松与阔叶树种的地下资源生态位分离对其长期共存和混交群落持续稳定高产都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次生林;森林土壤;地下资源;生态位;伴生树种
作者姓名:
王麟麟;崔晓阳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引用格式:
[1]王麟麟;崔晓阳-.小兴安岭阔叶次生林内红松与常见阔叶树种地下资源生态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2(12):52-60
A类:
B类:
小兴安岭,次生林,林内,红松,阔叶树种,种地,地下资源,资源生态,岭地,生态位分离,复次,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紫椴,下营,营养空间,土壤水分,土壤养分,收养,养分形态,吸收根,浅根性,表土,深根性,下旬,月初,蒸腾,氮养分,上旬,养分吸收,庇荫,生长季,消耗量,低耗高效,化学形态,松叶,硝酸还原酶,生态位重叠,混交,长期共存,持续稳定,森林土壤,伴生树种
AB值:
0.203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