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宫颈微生态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锥切术后转归的影响分析
文献摘要:
背景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HSIL)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术后持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进展为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但导致持续感染的原因不详,需要进一步明确.目的 比较HSIL锥切术前宫颈微生态与术后转归的相关性,寻找导致术后持续感染的原因.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20年9月-?2021年9月因HSIL行宫颈锥切术的病例,术前采集宫颈分泌物,根据术后3个月复查HR-HPV结果分为HR-HPV转阴组和HR-HPV阳性组,同时选取2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核酸提取,针对16S rRNA的V3?+?V4区域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α、β多样性分析比较术前宫颈微生态差异.结果 通过倾向性匹配每组纳入24例,共72例.总体上宫颈微生物在属水平上以乳杆菌种为主.α多样性显示阳性组菌群多样性高于转阴组(P=0.039),转阴组宫颈群落多样性高于对照组(P=0.037),β多样性分析术后阳性组与转阴组较为相似,与对照组差异较大,优势菌群均为厚壁菌门(Firmcutes).MetaStat综合分析三组数据,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菌属中丰度最高的为链球菌属(P=0.044).结论 三组宫颈群落属水平均以乳杆菌属为优势菌;消化链球菌可能是影响锥切术后HR-HPV转归的重要因素;HSIL疾病本身及术后转归均与宫颈微生态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宫颈微生态;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6S rRNA;锥切术;人乳头瘤病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雪琪;罗世城;马莹;李莉;李立安;李亚里;翟青枝;孟元光
作者机构:
解放军医学院,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妇产科,北京 1008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雪琪;罗世城;马莹;李莉;李立安;李亚里;翟青枝;孟元光-.宫颈微生态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锥切术后转归的影响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2(04):383-389
A类:
Firmcutes,MetaStat
B类:
宫颈微生态,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转归,high,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s,HSIL,行宫,宫颈锥切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risk,human,papilloma,virus,HPV,宫颈癌,持续感染,不详,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宫颈分泌物,复查,转阴,健康者,核酸提取,16S,rRNA,V3,V4,有效数据,多样性分析,倾向性匹配,菌种,菌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优势菌群,厚壁菌门,链球菌属,乳杆菌属
AB值:
0.2386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