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碳纤维增强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扭转力学性能及其损伤机制
文献摘要:
为研究编织层数对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扭转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采用二维编织铺层(Over-Braiding)工艺及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工艺分别制备了2、3和4层的碳纤维/树脂编织复合材料圆管.通过搭建扭转试验-非接触全场应变测试平台,研究了3种编织层数的复合材料圆管的扭转力学响应.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扭转失效机制.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圆管在扭转载荷下呈线弹性脆断特征,且形成了贯穿管壁的空间螺旋剪切带损伤区;编织层数的增加利于应力应变的稳定扩散,减少整体结构分层损伤,4层圆管的失效扭矩可达450.00 N·m,分别是3层圆管和2层圆管的1.39和2.20倍;失效模式主要有纤维断裂或劈裂、脱黏、基体开裂或碎裂等,宏观层面的失效模式种类差异不大,但在微观层面,编织层数越少,圆管的纤维失效特征更明显.
文献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编织复合材料;圆管;扭转性能;编织层数;力学性能;失效机制
作者姓名:
谷元慧;周红涛;张典堂;刘景艳;王曙东
作者机构: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5;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江苏无锡 214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谷元慧;周红涛;张典堂;刘景艳;王曙东-.碳纤维增强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扭转力学性能及其损伤机制)[J].纺织学报,2022(03):95-102
A类:
编织层数,Braiding
B类:
编织复合材料,圆管,损伤机制,失效模式,二维编织,铺层,Over,真空辅助,成型工艺,扭转试验,非接触,全场应变,应变测试,测试平台,力学响应,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失效机制,转载,线弹性,脆断,穿管,管壁,剪切带,损伤区,加利,应力应变,整体结构,分层损伤,扭矩,纤维断裂,劈裂,脱黏,基体开裂,碎裂,微观层面,越少,失效特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扭转性能
AB值:
0.3151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