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盆地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盐分运移实验模拟
文献摘要:
地下水年龄和滞留时间包含了地下水循环和演化的重要信息,被广泛用于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的研究.使用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演示仪,实验模拟了三级水流系统模式中地下水年龄及滞留时间分布.研究发现,盆地底部、区域流线的下游、盆地滞留区最晚响应;浅部的局部水流系统稳定后的浓度值相对较低;中间水流系统相对深部的区域水流系统也较低,滞留区盐分积累,浓度值相对较大.盆地内部所有监测点的地下水年龄分布曲线都为单峰,区域水流系统的循环时间大于中间水流系统以及局部水流系统.在排泄区监测的滞留时间分布显示不同级次补给会产生早、中、晚峰,并且峰值与地下水流系统的级次性完全对应,可以通过排泄区的峰值判断地下水是从局部、中间或区域水流系统补给而来,以此判断污染物的来源.本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的循环演化和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年龄分布;地下水滞留时间分布;实验模拟
作者姓名:
牛宏;魏小雅;林晶晶;王俊智;尼胜楠;李姝姿
作者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4;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武汉430014;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宏;魏小雅;林晶晶;王俊智;尼胜楠;李姝姿-.盆地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盐分运移实验模拟)[J].地质科技通报,2022(01):177-182
A类:
地下水年龄分布,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地下水滞留时间分布
B类:
级次,盐分运移,实验模拟,地下水循环,重要信息,循环模式,演示仪,三级水,系统模式,地底,流线,滞留区,最晚,系统稳定,中间水,深部,盆地内部,监测点,分布曲线,单峰,循环时间,排泄,同级,补给,间或
AB值:
0.179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