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效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甘蔗宿根黄化的大面积高效低成本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2020年第1年宿根蔗地中设6个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处理A为出苗3叶左右时叶面喷施铁肥,处理B为出苗前土施硫酸亚铁10.0 kg/667 m2,处理C为出苗前土施熟石灰20.0 kg/667 m2,处理D为出苗前根区土壤淋灌修复菌剂500.0 g/667 m2(稀释3000倍),处理E为出苗前土施生物炭1.0 t/667 m2;处理F为出苗前土施糖厂煤灰1.0t/667 m2],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CK),处理后70 d统计当年(2020年)的黄化发生率和第2年宿根苗期的黄化发生率,并对比株高、分蘖率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及有效茎数和茎径等产量指标与CK的差异,比较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结果]各供试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均具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P<0.01,下同),其中,处理当年(2020年)的防治效果为5.57%~71.33%,处理次年(2021年)的防治效果为1.96%~90.06%;2020年防治效果最好的为处理A,达71.33%,其次为处理F,防治效果为30.01%,而处理B和D的防治效果较差,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差于其他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在2021年,各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优于2020年,尤其以处理F的防治效果最佳,达90.06%,其次是处理E,防治效果为73.67%.各土壤调节剂(肥料)处理均能显著促进甘蔗植株长高、分蘖增多、叶片增多,并极显著提高各产量性状指标,其中处理F的提高效果最佳.各参试土壤调节剂(肥料)的成本在70~2100元/667 m2,排序为E>A>F>C>D>B.[结论]叶面喷施含Fe2+叶面肥对当年已发生的甘蔗宿根黄化具有显著复绿作用,能快速挽回甘蔗宿根黄化引起的产量损失,但无法从根本上防治甘蔗宿根黄化.综合考虑防治成本及对蔗苗生长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生产上以土施糖厂煤灰1.0 t/667 m2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蔗前期生长和后期产量的促进作用效果较佳.
文献关键词:
甘蔗;宿根黄化;防治效果;农艺性状;产量;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霆;吴建明;闫海锋;邓宇驰;Prakash Lakshmanan;丘立杭;陈荣发;范业赓;周慧文;黄柯钧;黄杏;周忠凤
作者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霆;吴建明;闫海锋;邓宇驰;Prakash Lakshmanan;丘立杭;陈荣发;范业赓;周慧文;黄柯钧;黄杏;周忠凤-.不同土壤调节剂(肥料)对甘蔗宿根黄化的防效及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2(03):564-570
A类:
宿根黄化
B类:
不同土壤,土壤调节剂,肥料,防效,甘蔗生长,防治效果,随机区组设计,宿根蔗,出苗,叶面喷施,铁肥,土施,硫酸亚铁,熟石灰,根区土壤,淋灌,菌剂,生物炭,糖厂,煤灰,0t,不作,根苗,苗期,株高,分蘖,叶片数,农艺性状,产量指标,下同,理当,次年,植株,产量性状,提高效果,参试,Fe2+,叶面肥,复绿,挽回,产量损失,防治成本,甘蔗产量,前期生长,较佳,成本分析
AB值:
0.237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