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RST高黏改性沥青感温性及贮存稳定性评价
文献摘要:
采用RST改性剂制备高黏改性沥青,RST掺量为7%,9%,11%,13%,15%及17%,探究RST掺量对高黏改性沥青感温性及贮存稳定性的影响.首先,测定并计算RST高黏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针入度黏度指数(PVN)及黏温指数(VTS),就不同环境温度下感温性进行评价;其次,采用离析管试验法测试(163±5)℃储存48 h后软化点差,就贮存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改性机理.结果表明,中温及中高温环境下,RST高黏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随改性剂掺量增加而改善;高温环境下,随RST掺量增加高黏改性沥青感温性呈先增大后减小.掺量不超过15%时,RST可吸收沥青中轻质组分并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提高沥青贮存稳定性;掺量超过15%时,RST在沥青中形成条状结构且发生离析现象,贮存稳定性不佳.
文献关键词:
RST改性剂;高黏改性沥青;感温性;贮存稳定性;微观机理
中图分类号:
[2] 交通运输(U) / 公路运输(U4) / 道路工程(U41) / 路基、路面工程(U416) / 路面工程(U416.2) / 路面:按使用材料分(U416.21) / 沥青路面(U416.217)
作者姓名:
王昊宇;宗有杰;王志斌;张少波;李骏;闫晓慧;熊锐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霸州 0657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昊宇;宗有杰;王志斌;张少波;李骏;闫晓慧;熊锐-.RST高黏改性沥青感温性及贮存稳定性评价)[J].应用化工,2022(05):1309-1313
A类:
B类:
RST,高黏改性沥青,感温性,贮存稳定性,稳定性评价,针入度指数,黏度指数,PVN,VTS,不同环境,离析,软化点,荧光显微镜,显微镜分析,改性机理,中高温,高温环境,改性剂掺量,可吸收,轻质,网状结构,青贮,条状,生离,微观机理
AB值:
0.2052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