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地表土壤微细粒测量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对福建罗卜岭隐伏铜钼矿床的示踪与判别
文献摘要:
在已知隐伏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上方采集了表层土壤以及典型钻孔中的矿石和围岩样品,分析了6个微量元素(Cu、Mo、Ba、Pb、Zn、V)的含量变化以及硫、铅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来验证土壤金属活动态测量技术、微细粒级土壤全量测量技术在隐伏矿区的找矿效果,并根据铅、硫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来识别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的来源.研究表明:微细粒级土壤全量测量技术对该矿区深部矿体的指示效果最好,其中Cu、Ba、Mo的含量高值区与深部隐伏矿体的展布相关性较强.土壤金属活动态、微细粒级土壤全量均显示出14、15号采样点下方极有可能存在着隐伏矿体,同时两种测量方法均可以根据V、Pb、Zn的含量变化较为准确地圈定出接近地表矿化岩体的范围.由于异常区土壤全量的硫同位素组成大多数信息继承自非赋矿围岩,掩盖了来自深部矿体的贡献,故在本矿区用硫同位素指示地表土壤中的异常来源效果较差,建议测量土壤金属活动态中的硫同位素组成应更为合理.异常区土壤全量的铅同位素继承了来自深部矿体铅同位素的特征,直接为微细粒级土壤全量测量技术在覆盖区的矿产勘查提供了证据,同时206pb/204pb在地表微细粒级土壤全量中的变化与下伏隐伏矿体的展布相关性较强,可以有效指示深部隐伏矿体.
文献关键词:
罗卜岭铜钼矿床;铅、硫同位素;微量元素;土壤微细粒测量;覆盖区找矿
作者姓名:
李建亭;刘雪敏;王学求;韩志轩;江瑶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建亭;刘雪敏;王学求;韩志轩;江瑶-.地表土壤微细粒测量中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对福建罗卜岭隐伏铜钼矿床的示踪与判别)[J].物探与化探,2022(01):32-45
A类:
土壤微细粒测量,206pb,204pb,罗卜岭铜钼矿床
B类:
地表土,中微量元素,元素和,示踪,罗卜岭斑岩,斑岩型铜钼矿床,表层土壤,钻孔,矿石,和围岩,Mo,Ba,Pb,含量变化,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动态测量,测量技术,微细粒级,矿区,找矿效果,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该矿,深部矿体,指示效果,隐伏矿体,展布,采样点,地圈,圈定,近地表,矿化,岩体,异常区,同位素组成,掩盖,常来,矿产勘查,表微,覆盖区找矿
AB值:
0.1998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