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我国污水处理厂对污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时应用最广泛的工艺是活性污泥法.但该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学者们对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简要论述了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与形成机制,重点综述了连续流系统中,水力剪切力、HRT、微生物饱食-饥饿期、反应器构型及运行方式等因素对污泥颗粒化及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该技术对氯化苄生产废水、实际生活污水、黄连素废水、乳制品废水等污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技术差距进行讨论,最后指出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
文献关键词:
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污废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彪;姚昕;刘绍根;周安澜;戚功奇;刘垟
作者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彪;姚昕;刘绍根;周安澜;戚功奇;刘垟-.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22(04):7-15
A类:
B类:
连续流,流好,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占地面积,城市化进程,土地使用,受到限制,污水处理技术,污水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技术,培养方法,剪切力,HRT,饱食,饥饿,反应器,运行方式,污泥颗粒化,氯化苄,生产废水,实际生活,生活污水,黄连素,乳制品,处理效果,技术差距,污废水处理
AB值:
0.29249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