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摘要:
依据2016年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的时空分布;同时结合温度、盐度、溶解氧、pH、深度5种水环境要素,探讨了该海域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鱼类152种,隶属于15目55科96属,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鹿斑鲾(Secutor ruconius)、多齿蛇鲻(Saurida tumnbil)、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等为优势种.资源量以春季最丰富,多样性指标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聚类和NMDS分析得出,该海域可划分为4个鱼类组群,组内平均相似度介于18.27%(组群Ⅰ)至32.49%(组群Ⅱ).ANOSIM分析表明各组群间鱼类组成差异极显著(R=0.703~0.982,P<0.01),组群Ⅰ与Ⅳ间存在最大相异性(98.02%).冗余分析(RDA)表明,底层温度、溶解氧、深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鱼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文献关键词:
鱼类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环境因子;北部湾
作者姓名:
张公俊;杨长平;刘岩;周文礼;单斌斌;王良明;王思涵;孙典荣;贾春斌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天津农学院,天津33038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海南三亚572018;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公俊;杨长平;刘岩;周文礼;单斌斌;王良明;王思涵;孙典荣;贾春斌-.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南方水产科学,2022(04):20-33
A类:
Parargyrops,edita,Secutor,ruconius,Saurida,tumnbil
B类:
北部湾,防城港,钦州,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群落格局,环境因子,底拖网,群落组成,盐度,溶解氧,环境要素,隶属于,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优势种,资源量,多样性指标,NMDS,组群,内平,平均相似度,ANOSIM,鱼类组成,相异性,冗余分析,RDA,底层温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AB值:
0.3404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