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态毒性效应及机理
文献摘要:
纳米材料因具有界面效应、尺寸效应和隧道效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环境修复领域,但在修复污染物的同时残存于环境中的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诸多途径进入水体,且与微生物、浮游微藻和有机质等相互作用后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本文总结了常见纳米材料及其与有机物、重金属等的联合作用对微藻的生态毒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颗粒粒径、颗粒浓度及环境因素等对纳米材料毒性的影响,探讨了纳米材料对微藻的致毒机理,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材料环境毒理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关键词:
纳米材料;微藻;生态效应;影响因素;致毒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纪丽鹏;王月;褚福浩;黄一;鲁浩;朱亮;徐向阳;李家科;莫淑红;孔赟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100;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杭州310058;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宜兴2142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纪丽鹏;王月;褚福浩;黄一;鲁浩;朱亮;徐向阳;李家科;莫淑红;孔赟-.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态毒性效应及机理)[J].生态毒理学报,2022(05):175-189
A类:
B类:
纳米材料,微藻,生态毒性,毒性效应,有界,界面效应,尺寸效应,隧道效应,污染环境,环境修复,残存,多途径,浮游,有机质,生态平衡,联合作用,颗粒粒径,颗粒浓度,致毒机理,环境毒理学,生态效应
AB值:
0.3767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