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实践
文献摘要: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是以"洼槽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深盆湖相页岩油、向斜区煤层气"三个成藏模式为基础,融合前人有关负向构造油气成藏研究理论成果,形成的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的系统知识体系,其核心观点是:①"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油气藏横向有序成环形成分布圈,纵向依次成链形成放射状富集链";②负向构造区由于构造背景的原因,导致其沉积特征、油气成藏条件、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与正向构造区存在巨大差异;③深盆(深洼)—低斜坡以"原地留滞"为成藏机理,形成非常规油气分布环带(内环),中—高斜坡以"过路截流"为成藏机理,形成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环带(中环),而正向构造区则以高部位"汇流聚集"为成藏机理,形成构造油气藏分布环带(外环);④基于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的勘探思路为"全域考虑,逐环深入;优选通道,顺藤摸瓜".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有效指导了冀中、黄骅坳陷的斜坡和深洼区一大批隐蔽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发现,丰富了现代油气成藏理论,对盆地负向构造区尤其是深层复杂隐蔽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油气分布;油气成藏;负向构造区;冀中坳陷;黄骅坳陷;渤海湾盆地
作者姓名:
赵贤正;金凤鸣;蒲秀刚;罗群;周立宏;韩国猛;姜文亚;董雄英;时战楠;韩文中;张伟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 30028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2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贤正;金凤鸣;蒲秀刚;罗群;周立宏;韩国猛;姜文亚;董雄英;时战楠;韩文中;张伟-.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与勘探实践)[J].石油实验地质,2022(01):11-23
A类:
负向构造区,复杂隐蔽油气藏
B类:
成藏理论,理论认识,勘探实践,洼槽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湖相页岩,页岩油,向斜区,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理论,理论成果,成藏机理,核心观点,心向,地边,成环,放射状,构造背景,沉积特征,油气成藏条件,斜坡,留滞,油气分布,环带,过路,截流,成岩,中环,汇流,构造油气藏,勘探思路,顺藤摸瓜,有效指导,黄骅坳陷,一大批,非常规油气藏,冀中坳陷,渤海湾盆地
AB值:
0.214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