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胡麻籽粒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对多元化轮作模式的响应
文献摘要:
为探究适宜旱作农业区胡麻生产的种植模式,基于2012年开始的田间长期定位试验(4年一个轮作周期),研究了胡麻→胡麻→胡麻→胡麻[(F)FFF]、胡麻→小麦→马铃薯→胡麻[(F)WPF]、胡麻→马铃薯→胡麻→小麦[(F)PFW]、胡麻→胡麻→小麦→马铃薯[(F)FWP]、胡麻→小麦→胡麻→马铃薯[(F)WFP]和胡麻→小麦→马铃薯→小麦[(F)WPW]6种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茬口、胡麻种植频率、胡麻间隔种植年限及连作年限对半干旱农业区胡麻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轮作后第9年研究结果表明:与连作胡麻处理相比,轮作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增幅为29.89%~109.57%,处理间依次表现为(F)WPW>(F)FWP>(F)WFP>(F)PFW>(F)WPF>(F)FFF,且受茬口、频率、间隔年限和连作年限影响显著,小麦茬和马铃薯茬较胡麻茬提高了54.45%~59.29%,25%频率分别较50%和100%频率显著增加了30.66%和109.57%,2年连作较4年连作高出29.89%,并且胡麻籽粒产量随间隔年限增加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胡麻籽粒产量与有效蒴果数、分枝数和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轮作处理下胡麻有效蒴果数、分枝数和千粒重分别较连作显著增加35.88%~108.91%、15.47%~46.19%和14.61%~16.34%.同时,胡麻高产伴随着株高、茎粗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全生育期轮作较连作分别增加了5.11%~42.24%、2.77%~39.92%和31.25%~117.89%,且随连作年限的缩短、茬口的更换、胡麻种植频率的减少及间隔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见,通过轮作换茬可改善胡麻株高和茎粗的生长状况,优化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增加胡麻分枝数、有效蒴果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籽粒产量.说明多元化轮作模式是解决胡麻因连作导致减产的有效种植方式,且胡麻→小麦→马铃薯→小麦是西北旱作区适宜的轮作模式.
文献关键词:
胡麻;轮作;茬口;频率;间隔年限;干物质;产量
作者姓名:
王海娣;张勇;高玉红;吴兵;剡斌;崔政军;王一帆;张雪
作者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海娣;张勇;高玉红;吴兵;剡斌;崔政军;王一帆;张雪-.胡麻籽粒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对多元化轮作模式的响应)[J].草业学报,2022(12):52-65
A类:
PFW,FWP,WPW
B类:
胡麻籽,籽粒产量,相关农艺性状,轮作模式,旱作农业区,麻生,种植模式,田间,长期定位试验,轮作周期,FFF,小麦,马铃薯,WPF,WFP,下作,作物茬口,种植年限,连作年限,半干旱,旱农,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分配,间隔年限,麦茬,蒴果,分枝数,千粒重,干物质积累量,全生育期,过轮,换茬,生长状况,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减产,种植方式,西北旱作区
AB值:
0.212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