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01~2020年嘉陵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掌握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对于指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NDVI数据,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提取,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稳定性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0年嘉陵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嘉陵江流域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率较好,位于0.70~0.81之间.② 流域内38.05%的区域植被保持稳定不变,呈现改善状态的区域占44.69%,主要为东南部低海拔地区和陇南地区,呈现退化的区域占17.26%,主要为高海拔地区和城市周边区域.流域内植被稳定性大部分为弱变异,中等变异区与河流相关性较高,强变异区分布于城市地区和高山雪线附近.③ 在500~1000 m海拔范围内,植被改善比例达到最大,在3000~4000 m海拔范围内,植被的退化比例最大.植被改善主要的坡度范围为0°~18°,但在0°~5°范围内植被退化的比例较大.随着坡度的不断升高,植被的退化比例逐渐升高,改善比例逐渐下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坡向差异不大,各个坡向基本一致,以稳定和改善为主.④ 矿产开发、城市扩张、农业种植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近20 a来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逐渐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研究成果可帮助相关部门构建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屏障,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NDVI;像元二分模型;嘉陵江流域
作者姓名:
胡孟珂;于欢;孔博;熊梓璇;徐涛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孟珂;于欢;孔博;熊梓璇;徐涛-.2001~2020年嘉陵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J].人民长江,2022(01):82-89,96
A类:
B类:
嘉陵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生态系统健康,健康程度,环境演变,地区可持续发展,MODIS,NDVI,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稳定性分析,空间分析,植被覆盖率,东南部,低海拔,陇南地区,高海拔地区,城市周边,周边区域,植被稳定性,河流相,城市地区,高山,雪线,植被改善,植被退化,坡向差异,善为,矿产开发,城市扩张,农业种植,人类活动,流域生态环境,流域生态保护,综合监测
AB值:
0.2484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