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
文献摘要:
为保护和利用陆稻农家种资源,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和表型鉴定对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稻1KSNP芯片对80份资源进行检测后共获得739个SNP的基因型数据,基于SNP的群体结构分析、PCA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80份资源分为云南亚群(63份)、海南亚群(11份)和贵州亚群(6份)共3个亚群,3个亚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3、0.63、0.80,其中海南亚群与其他2个亚群的遗传距离较远.贵州的陆稻资源分别属于贵州亚群和云南亚群,表明黔南地区的陆稻资源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云南亚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群,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0、0.28和0.22,表明细分亚群间的遗传距离很近.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09%~38.77%之间,其中有效分蘖数和穗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25.00%,株高、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种子圆度均值变异系数较小,均低于1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6~2.84,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种子长宽比与圆度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8.在表型PCA分析中,前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37%,可反映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9.08%、23.42%、12.35%、9.77%和7.75%,主要反映了株型和产量相关信息.80份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15~0.73,排名前10的种质资源(ZRG36、ZRG101、ZRG58、ZRG31、ZRG1、ZRG102、ZRG104、ZRG63、ZRG29、ZRG11)均来自海拔较高地区,其中2份来源于海南,5份来源于贵州,3份来源于云南,且在穗长、种子长、种子宽、穗重和千粒重表现较好.该研究结果为陆稻农家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文献关键词:
陆稻农家种;SNP;表型;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作者姓名:
徐志军;李亚波;欧阳红军;徐磊;安东升;刘洋
作者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广东湛江 52409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湛江试验站,广东湛江 524091;广东省省级现代农业(耕地保育与节水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9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志军;李亚波;欧阳红军;徐磊;安东升;刘洋-.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2(05):930-939
A类:
陆稻农家种,1KSNP,ZRG36,ZRG101,ZRG58,ZRG31,ZRG1,ZRG102,ZRG104,ZRG63,ZRG29,ZRG11
B类:
晚稻,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究利用,表型鉴定,水稻,共获,基因型,群体结构分析,亚群,遗传距离,中海,较远,黔南地区,明细,表型性状,有效分蘖,分蘖数,株高,子长,长宽比,圆度,多样性指数,累计贡献,绝大部分,部分信息,株型,综合得分,种质资源,穗长,千粒重
AB值:
0.1621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