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文献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重要缝合带,具有比较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然而其深部结构和俯冲极性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横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近南北向大地电磁测线,处理和分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和相位张量特征,并通过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的深部电性结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显示,沿测线分布显著的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大致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界,可将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分为两部分,北拉萨地块近水平展布的高导异常层和南羌塘地块下方明显北倾的高导异常.结合早期的研究资料,分析认为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应该为地壳部分熔融所致,且深部电性结构符合沿测线观测的大地热流值变化.同时,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可能指示了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闭合痕迹,北倾的中下高导异常支持大洋向北俯冲至羌塘地块之下,而北拉萨地块下方的高导异常层可能为低角度俯冲的小洋盆.
文献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大地电磁;北拉萨地块;南羌塘地块;部分熔融
作者姓名:
薛帅;卢占武;梁宏达;李文辉;王海燕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河北廊坊 06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薛帅;卢占武;梁宏达;李文辉;王海燕-.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学报,2022(06):925-935
A类:
北拉萨地块
B类: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构造意义,青藏高原,比较复杂,构造演化,演化史,深部结构,俯冲极性,横穿,南北向,大地电磁测深,张量特征,电磁反演,下地壳,致以,平展,展布,南羌塘地块,方明,研究资料,部分熔融,大地热流,热流值,中生代,江洋,痕迹,大洋,低角,小洋,洋盆
AB值:
0.2566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