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大规模铜矿化的发现及意义
文献摘要:
巴林左旗双尖子山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是亚洲最大银矿.早期研究认为双尖子山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成矿,主要经济金属是银铅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少量中高温铜锡矿化.2021年新施工钻孔首次揭露了大规模铜矿化.矿石主要为块状、角砾状、细脉状及稠密浸染状;矿物组合主要是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和含银矿物.双尖子山矿床大规模铜矿化的发现,证实了双尖子山矿床是一个从中高温到低温的完整演化序列的大规模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铜也可能成为该矿的新增工业矿种.成矿特征和矿体分布规律显示,该矿区铜矿体尚未完全探明,深部存在较大铜找矿潜力.
文献关键词:
大兴安岭;铜矿化;新发现;双尖子山矿床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文文;江彪;陈毓川;龚庆杰;尹占文;孙洪军;李志远;武利文;左玉山;刘钊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赤峰宇邦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4000;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文文;江彪;陈毓川;龚庆杰;尹占文;孙洪军;李志远;武利文;左玉山;刘钊-.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大规模铜矿化的发现及意义)[J].地球学报,2022(04):521-526
A类:
双尖子山矿床
B类:
银多金属矿床,铜矿化,巴林左旗,超大型,床位,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早期研究,中低温热液,铅锌,中高温,锡矿化,施工钻孔,揭露,矿石,块状,角砾,稠密,浸染,矿物组合,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含银,银矿物,演化序列,岩浆热液型,该矿,矿种,成矿特征,矿体分布规律,矿区,铜矿体,深部,找矿潜力,新发现
AB值:
0.2945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