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西藏甲玛超大型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及其分带模式
文献摘要:
甲玛矿床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其保存了矽卡岩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的重要信息.前人在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矿床开展了详细的研究,但对于矽卡岩矿物学及其分带模式还缺少深入系统的总结,制约了矿床模型的完善.为此,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编录、系统的光薄片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开展矽卡岩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及其分带特征研究.本次工作在矿床中识别出一套典型的钙质矽卡岩矿物,包括进变质阶段形成的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符山石和退化蚀变阶段的绿帘石、绿泥石和角闪石等.矽卡岩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金属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带性.硅灰石矽卡岩相对较独立,产于矽卡岩中下部与大理岩接触部位,主要赋存斑铜矿化.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从斑岩接触带近端矽卡岩→中部带矽卡岩→远端矽卡岩具有明显分带现象:石榴子石/辉石含量比值具有大于20∶1 →约10∶1→约5∶1的变化趋势;石榴子石颜色由红棕色→棕绿色→绿淡黄色;石榴子石端元组分为Ad71.82Gr26.52Pyr1.61→Ad62.09Gr36.26Pyr1.55→Ad54.37 Gr44.10Pyr1.46,钙铁榴石(Ad)含量呈现减小的趋势;矿化元素表现为Mo-Cu±Au±Ag →Cu±Mo±Au±Ag →Pb-Zn±Cu±Au±Ag的分带规律.矽卡岩矿物组合和化学成分特征对于成矿环境及矿化类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运用矽卡岩分带模式可以有效指导找矿勘探.
文献关键词:
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矽卡岩分带;甲玛矿床;冈底斯;西藏
作者姓名:
冷秋锋;唐菊兴;郑文宝;唐攀;林彬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冷秋锋;唐菊兴;郑文宝;唐攀;林彬-.西藏甲玛超大型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及其分带模式)[J].地质学报,2022(02):574-591
A类:
Ad71,82Gr26,52Pyr1,Ad62,09Gr36,26Pyr1,Ad54,Gr44,10Pyr1,矽卡岩分带
B类:
西藏甲玛,超大型矿床,矿物组合,甲玛矿床,铜多金属矿床,形成演化,成矿作用,重要信息,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矿床模型,外地,地质编录,薄片,电子探针分析,矿物成分,钙质,变质,石榴子石,硅灰石,符山石,蚀变,绿帘石,绿泥石,角闪石,岩相,产于,中下部,大理岩,赋存,斑铜矿,铜矿化,透辉石,斑岩,接触带,近端,远端,红棕色,淡黄色,端元,元组,矿化元素,Mo,Au,Ag,Pb,分带规律,化学成分特征,成矿环境,矿化类型,重要指示,指示意义,有效指导,指导找矿,勘探,矽卡岩型矿床,冈底斯
AB值:
0.2736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