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分布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分泌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土壤碳库变化的重要指标,为明确其在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会仙岩溶沼泽,并由其转变而来的水稻田、旱地、果园和弃耕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10–20 cm和20–40 cm这3个层次的土样,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T-GRSP)含量为1.08~3.35 mg/g,占土壤有机碳的12.33%~19.73%,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湿地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碳库.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层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表现出降低趋势.沼泽土壤中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E-GRSP)含量和有机碳(SOC)的含量均高于其它4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田、旱地、园土和弃耕地).GRSP分别与蛋白酶、SOC和全氮(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别与速效氮(AN)、速效磷(AP)、粘粒和粉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EE-GRSP与S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分别与蛋白酶和粘粒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粉粒、SOC、AN和TN是影响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分布特征和反映会仙岩溶湿地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因子.会仙岩溶湿地土壤中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对土壤碳封存有重要贡献.
文献关键词:
岩溶湿地;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蛋白酶;土壤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育伊;滕秋梅;徐广平;孙英杰;张德楠;牟芝熠;周龙武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 541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 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育伊;滕秋梅;徐广平;孙英杰;张德楠;牟芝熠;周龙武-.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分布的影响)[J].地球学报,2022(04):491-501
A类:
会仙岩溶湿地,球囊霉素相关蛋白
B类:
桂林,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菌根真菌,GRSP,土壤碳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沼泽,水稻田,旱地,果园,弃耕地,土壤因子,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湿地土壤,土层深度,EE,SOC,全氮,TN,AN,速效磷,AP,粉粒,土壤营养,营养状况,碳封存,存有,土壤蛋白酶
AB值:
0.1515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