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米高度立体感知街道: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探索
文献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街道设计要求街道从服务于一般成人转而关注儿童等弱势人群的需求.现有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方法忽略了街道上儿童与成人的行为差异,没有系统的方法总结儿童街道行为特征.基于此,通过融合交通工程、行为分析、环境设计等学科,首先探究儿童、环境、行为的三元关系,捕捉与成人不同的"一米高度"儿童视角,构建"tri.CEB"三元儿童街道行为特征分析框架.其次,使用虚实结合的多种调研方法,归纳儿童街道行为特征.再次,基于行为特征提取儿童需求,提出儿童友好型街道安全、健康、陪护、活力的改善策略.最后,以上海市杨浦区鞍山路为例提出改善方案.通过对儿童友好型街道空间设计的探索,构建的"tri.CEB"理论框架具有可推广性,对推广全龄街道设计、街道社区治理、促进绿色出行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关键词:
儿童友好;儿童街道行为特征;街道设计;交通工程;VR;代际陪护
作者姓名:
张雪诺;廖佳妹;刘子昂;惠英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雪诺;廖佳妹;刘子昂;惠英-.一米高度立体感知街道: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22(06):119-125
A类:
儿童友好型街道,儿童街道行为特征,代际陪护
B类:
一米,立体感知,街道设计,设计探索,转而,关注儿童,弱势人群,人的行为,行为差异,结儿,交通工程,行为分析,环境设计,三元关系,儿童视角,tri,CEB,行为特征分析,虚实结合,调研方法,行为特征提取,儿童需求,街道安全,改善策略,上海市杨浦区,鞍山,山路,改善方案,街道空间,空间设计,推广性,街道社区,社区治理,绿色出行,VR
AB值:
0.3159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