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109号台风"卢碧"路径和强度特征及预报偏差分析
文献摘要:
通过自动站、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实况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模式细网格、0.25°×0.25°经纬度分辨率ERA-Interim再分析、WRF_ARW3.9.1数值模式等模式资料,对2109号南海台风"卢碧"的路径和强度进行诊断和预报偏差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卢碧"在季风槽中生成,副热带高压、高空槽和双台风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是导致其移速缓慢和路径曲折的原因;台风的移动一直没有脱离季风槽控制,总体受西南季风气流引导向东北方向移动;台风强度和结构的变化对台风路径亦有一定的影响.模式对南海台风的路径预报并不因时间的临近而趋于准确,仍存在误差,除了关注模式路径预报,更应分析本身预报形势调整引起的路径变化,也应多分析多参考几家模式.强风法则、变压和南亚高压均可作为台风移向的判别依据.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山脉地形对弱台风路径有一定的影响.台风强度偏弱,大风风圈半径小,在福建省沿海经历了短暂的减弱(6日5—16时)又增强过程,中部沿海在此时间段出现大风是由不同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热带低压升级的时间偏晚,可考虑在17时前后提前将其升级为热带风暴.
文献关键词:
台风"卢碧";强风法则;南亚高压;地形敏感性试验
作者姓名:
曾瑾瑜;林金凎;余洋;陈秋萍;尹丝雨
作者机构:
福建省气象台,福建福州350008;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瑾瑜;林金凎;余洋;陈秋萍;尹丝雨-.2109号台风"卢碧"路径和强度特征及预报偏差分析)[J].海洋预报,2022(03):10-24
A类:
ARW3,强风法则,风圈半径
B类:
卢碧,强度特征,预报偏差,偏差分析,自动站,风廓线雷达,实况,天气预报,ECMWF,细网,经纬度,ERA,Interim,再分析,WRF,数值模式,南海,季风槽,副热带高压,高空槽,双台风,风气,气流引导,向东,东北方向,台风强度,强度和结构,台风路径,路径预报,不因,因时,模式路径,路径变化,多参考,几家,变压,南亚高压,移向,地形敏感性试验,山脉,风风,强过,同系,热带低压,压升,可考,热带风暴
AB值:
0.3962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