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深层储层原生孔隙成岩作用保存机制及模式——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恩平组和文昌组为例
文献摘要:
为研究深层优质储层形成条件,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恩平组和文昌组为例,根据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埋藏史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储层特征,探讨深层储层原生孔隙成岩作用保存机制及模式.结果表明:惠州凹陷南部恩平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文昌组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孔隙度介于1.9%~17.3%,平均为13.3%;渗透率介于(0.034~152.683)×10-3 μm2,平均为18.050×10-3 μm2.储层原生孔隙保存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较低的地温梯度抑制压实作用,早期长时间浅埋藏和后期快速埋藏使压实作用不充分,碳酸盐差异胶结和早期油气充注阻碍压实和砂体中的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原生孔隙普遍发育.该结果为建立深层勘探开发方案及优质储层平面和纵向分布预测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深层;原生孔隙;成岩作用;保存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常思远;陈冬霞;汪成;王翘楚;刘子驿;王福伟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常思远;陈冬霞;汪成;王翘楚;刘子驿;王福伟-.深层储层原生孔隙成岩作用保存机制及模式——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恩平组和文昌组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22(02):72-85
A类:
B类:
原生孔隙,成岩作用,保存机制,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恩平组,文昌组,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岩石薄片,阴极发光,储层物性,埋藏史,储层特征,长石,石岩,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孔隙保存,因素控制,地温梯度,压实作用,浅埋,碳酸盐,油气充注,砂体,胶结作用,深层勘探,勘探开发,开发方案,分布预测
AB值:
0.2928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