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年县域城乡流动及对乡村振兴的参与研究
文献摘要:
来自农民家庭的青年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来源,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选择非农就业,但是青年在县域城乡流动显示出其具有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方法,研究发现,青年对于近几年来乡村振兴工作高度认可,乡村的宜居化吸引青年在村居住,县城青年具有"城乡两栖""客乡"的特征,离县青年对乡村较为疏离,但未来有可能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特点是在村青年对乡村产业兴旺有较高期待,青年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最为普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形式有村集体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青年自组织三种形式.通过分类、比较和归纳,本文提出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存在以村庄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通过将青年组织起来,便显现出一条青年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即依靠村集体的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自组织,让同心圆能够向着村庄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青年自身的社会网络,叠加经过组织活化的同心圆结构,将形成新的青年社会网络.
文献关键词:
青年;乡村振兴;县域;城乡流动;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剑;吴重庆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剑;吴重庆-.青年县域城乡流动及对乡村振兴的参与研究)[J].青年探索,2022(01):20-29
A类:
B类:
城乡流动,农民家庭,动力来源,非农就业,流动显示,现实性,质性访谈,访谈方法,近几年来,乡村振兴工作,工作高度,县城,城乡两栖,疏离,返乡,乡村产业兴旺,公共事务,组织形式,村集体,发带,自组织,同心圆结构,青年组,组织起来,显现出,向心力,社会网络
AB值:
0.314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