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及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6月的6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2020年7-12月的6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4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Fugl-Meyer肢体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希望水平、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5,-2.843;P<0.01);干预后观察组HHI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为、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776,4.504,7.332,10.337;P<0.001);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肢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20,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99,P<0.01);干预后观察组SF-36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342,6.962,5.916,7.298,5.536,5.836,5.258,8.859;P<0.001).结论: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其希望水平,改善其肢体、神经等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提升希望感;心理干预;脑卒中;希望水平;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建玲;苏琳琳;黄贞;高曼
作者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 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郑州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建玲;苏琳琳;黄贞;高曼-.提升希望感的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多项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05):655-660
A类:
提升希望感
B类: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功能恢复,常规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量表,SF,后评估,负性情绪,肢体运动功能,预后观察,人保,亲密关系,积极行为,积极态度,生理机能,躯体,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
AB值:
0.2087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