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Li3V2(PO4)3]材料与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3.0~4.8 V)、良好的离子迁移率和优良的热稳定性,是一种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结构特点及其充放电机理.磷酸钒锂的常用合成方法有碳热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及流变相法等,着重阐述了磷酸钒锂的不同合成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总结了不同合成方法的改进方法,以改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较低的问题.最后,针对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材料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指出需要优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改善材料的颗粒形貌、提高电子导电率和扩散系数等,进而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充放电性能等;需要改进制备流程、提高实验的安全性、简化反应流程和减少制备成本等,以实现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工业化应用.
文献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磷酸钒锂;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鑫意;狄玉丽;董琦;陈星宇;张正冬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西昌学院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鑫意;狄玉丽;董琦;陈星宇;张正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22(03):38-44,108
A类:
B类: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制备方法,单斜,Li3V2,PO4,工作电压,离子迁移,迁移率,热稳定性,大功率,充放电机理,合成方法,碳热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变相,备样,电化学性能,改进方法,电子导电性,锂离子扩散系数,未来可能,颗粒形貌,导电率,循环性能,倍率性能,放电性能,高实,反应流,制备成本,工业化应用
AB值:
0.244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