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种植结构非粮化对农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浙江省慈溪市为案例区,通过建立非粮化指数(NGP)解析种植结构非粮化演变过程,并利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统计年鉴数据估算农田氮磷投入量和径流流失量,评估其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负荷的影响,为深入认识种植结构非粮化的生态效应和合理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1995—2019年,慈溪市的种植结构存在明显的非粮化趋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锐减49.3%,而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13.8%和108.4%.根据NGP,慈溪的非粮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稳定上升期(1995—2007年),回调下降期(2007—2013年)和快速上升期(2013—2019年).2001—2018年,慈溪市种植业氮、磷投入总量增幅分别为38.8%和249.5%.至2018年,慈溪市农田氮、磷流失负荷分别为2823.3 t和971.5 t.随着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菜地已经取代稻田成为当地农田氮、磷流失的首要来源,占慈溪市种植结构年氮、磷流失总量的70.9%和89.2%,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对象.建议各地针对不同非粮化类型制定差异化的管控政策,并将农田氮、磷养分流失负荷加入土壤质量评价体系,为引导下一阶段的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土地生态;土壤质量;流失系数;污染风险
作者姓名:
邱乐丰;张玲;徐保根;吴绍华;徐明星
作者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 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18;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0030;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 杭州311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乐丰;张玲;徐保根;吴绍华;徐明星-.种植结构非粮化对农田氮磷流失负荷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22(09):1995-2003
A类:
氮磷流失负荷
B类:
非粮化,慈溪市,NGP,实地调查,文献调研,统计年鉴,磷投入量,径流流失,流失量,生态效应,合理管控,科学基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锐减,蔬菜和水果,稳定上升,上升期,回调,调下,降期,快速上升,种植业,菜地,稻田,田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对象,管控政策,养分流失,入土,土壤质量评价,质量评价体系,下一阶段,种植结构调整,土地生态,流失系数,污染风险
AB值:
0.3018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