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周血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12种细胞因子和3种炎性细胞及其比值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458例肺癌患者及44例健康查体人员,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炎性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对照组、小细胞肺癌(SCLC)组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3组间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5、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5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SCLC组和NSCLC组IL?6、IL?8、TNF?α 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NSCLC组IL?5水平明显升高而IL?2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SCLC组IL?6水平较NSCLC组显著升高(P<0.01);肺鳞癌组IL?2、IL?6水平较肺腺癌组明显升高(P均<0.01).对照组、SCLC组、NSCLC组3组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淋巴细胞计数(ALC)、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SCLC组和NSCLC组ANC、AMC、NLR、ML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1);SCLC组NLR、MLR水平较NSCLC组明显升高,而AL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肺鳞癌组ANC、AMC、NLR、MLR水平明显高于肺腺癌组(P均<0.001).随着TNM分期的升高,SCLC组IL?6水平和NSCLC组IL?5、IL?6、IL?8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同时,SCLC组NLR、MLR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ALC水平明显降低(P<0.05),NSCLC组ANC、AMC、NLR、MLR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肺癌患者经4周期化疗后,疾病控制组IL?6、IL?8、TNF?α和ANC、ALC、NL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疾病进展组IL?6、IL?8、TNF?α和ANC、AMC、NLR、MLR水平明显升高,而ALC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同时经4周期化疗后,疾病进展组IL?6、IL?8、TNF?α、ANC、AMC、NLR和MLR水平明显高于疾病控制组(P均<0.01),而ALC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IL?2、IL?5、IL?6、IL?8和TNF?α 和ANC、ALC、AMC、NLR和MLR不同程度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且对肺癌的病理学分型、TNM分期和疗效评估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肺癌;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炎性细胞;疗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梦瑶;张娜娜;王麟;彭冲;刘明军;孙桂荣
作者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青岛266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梦瑶;张娜娜;王麟;彭冲;刘明军;孙桂荣-.外周血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22(11):863-869
A类:
B类:
外周血细胞,炎性细胞,肺癌患者,表达变化,青岛大学,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查体,微球,免疫荧光,细胞因子水平,光流,流式细胞技术,统计学分析,秩和检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白细胞,肺鳞癌,肺腺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ALC,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TNM,周期化,化疗后,疾病控制,控制组,疾病进展,时经,病理学分型,疗效评估,肿瘤微环境
AB值:
0.16399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