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差异化配置模型
文献摘要:
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基础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举措,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则是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重要凭证.当前我国绿证分配机制单一,无法有效衡量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可获得绿色价值的差异性,并发挥其平衡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杠杆作用.为此,从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电量兑换绿证的差异化入手,建立考虑可再生能源综合价值的绿证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CRITIC法、熵权法和TOPSIS法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证差异化评价模型.以2030年碳达峰目标为发展场景,分析模型对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绿色收益的影响,进而修正其发展规划,并提出绿证相关政策建议.所构建的绿证差异化分配模型可为我国绿证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
文献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绿证差异化;CRITIC-熵权法;TOPSIS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硕;李薇;李英姿;刘强;曾鸣
作者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硕;李薇;李英姿;刘强;曾鸣-.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差异化配置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2(12):1561-1571
A类:
绿证差异化
B类:
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电力证书,差异化配置,配置模型,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关键举措,绿色价值,凭证,分配机制,制单,可再生能源发电,杠杆作用,电量,兑换,化入,综合价值,差异化评价,CRITIC,TOPSIS,可再生能源电力,展场,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发电,陆上,海上风力发电,分配模型,绿证市场,市场机制,辅助决策支持
AB值:
0.2353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